2023南方年度观察|深圳公安:治安、平安与心安
开栏语
时间总是褒奖奋力奔跑的人!也许逆风而行,也许羁绊丛生,但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。
即将过去的2023年,见证了一座城市与市民在找回熟悉的节奏和状态上,有多么的努力。
是的,勇往直前向前看,顶风抗压埋头干,就是深圳人熟悉的节奏和状态。
年初,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中,我们听到了深圳响亮的“发枪令”,谋划大项目,催生大产业、引入大平台,深圳人要大干一场!
稳增长,促发展,市场主体是源动力。不惧千辛万苦,道出千言万语,用尽千方百计,在“双招双引”目标指引下,万千招商专员,跋涉千山万水,为深圳引来发展活水。
继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出台民营经营扶持计划……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,深圳利好政策频出,既让企业愿意来,更让企业发展好。
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,推出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计划,抢抓低空经济“风口”,大力气推动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发展…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,深圳不仅起步早,而且步伐快,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,新质深圳加速长成。
这一年,绿美深圳更绿更美,民生幸福之城获得感更丰厚,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治理水平有着更多成功实践。
2023年,深圳很用力,深圳人也很用力,但如常的深圳就是如此。
我们立于南方,用一组年度观察,回望这状态如常的一年,观察和记录一往无前的印记。
要说今年深圳最火爆的活动,莫过于警营开放日。
一个月前,阔别三年的深圳第十六届警营开放日重新开放。全市主会场、全市13个分会场及118个开放点同步开启。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展示表演,让市民群众直呼“过瘾”,小朋友们更是兴高采烈,现场掌声和欢呼声不断。
警营开放日究竟有多火?据统计,全市开放点接待市民群众50.8万人次。主会场更吸引来11万余市民。周边地铁、道路一度被“挤”到瘫痪。
为何警营开放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?公安工作做得好不好,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。除活动精彩外,火热背后,也是市民对公安民警全年恪尽职守,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的认可和敬意。
回顾深圳公安2023年的年度关键词,我们用三个“安”字来阐释。
治 安
在深圳,从不怕走夜路
“深圳治安好”是不少香港人现今对深圳的最大感受。
8月,有香港市民在深圳一快餐店吃早餐,看到食客将手机、车钥匙等贵重物品随意放在桌子上,离开十多分钟,丝毫不担心物品丢失。其感叹,“深圳治安太好了”。
很快,香港市民便亲身体验了深圳的治安环境。9月,一名香港市民到深圳游玩时,疏忽将行李箱留在路边忘记带上车,三小时后返回寻找时,行李箱还留在原地,事主顿时感慨“感觉好正”。
群众发自肺腑的评价和感受,映射出的是真切、具体的获得感,是触手可及的安全感。
动态布警“点上守”、精干警力“线上巡”、专群结合“面上控”…...今年来,深圳公安不断强化社会面管控,最大限度将警力下沉到街面、投入到重点部位,全面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,让市民朋友安心出行、放心消费。
2022年以来,深圳公安细化分级管控,在每个基层所队推出设置一条夜间巡段、组建一个十户联防小组、安装一套公共视频、张贴一份警示宣传品、采取一项涉刀具管控措施、建立一套应急联动机制等“六个一”措施,加强巡逻值守,切实严防相关案事件发生。
“深圳是个年轻人居多的城市,夜生活丰富、夜经济强、烟火味足。不少人喜欢下班后约朋友一起吃宵夜,在酒精的作用下很容易引发打架斗殴、酒后滋事等案事件。”深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夜间经济不等同于传统夜市,而是消费经济的转型升级、城市生活的美好体现。如何为夜间经济保驾护航?让市民朋友吃得放心,玩得安心?
乐园路和中兴路的交汇路口,食肆林立,宾客盈门。这里是罗湖有名的“夜经济”集合地,以平价海鲜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除细化分级管控措施外,连日来一台蓝白相间的“报警装置”,在夜色中闪烁着警灯。
原来,这是深圳市公安局最新推出的“一键报警”便民服务装置——提供给没有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市民朋友、不清楚境内报警电话或初次来深的外国友人、港澳台同胞,或者需要问询、求助、救援的老人幼童等特殊需求群体,是“110”电话报警拓展延伸的新模式。
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指挥处处长陈敏繁说,装置主要布设在夜间经济带、繁华商业区和治安防控点等重点部位、区域。群众遇到紧急情况,通过“一键报警”,精准确定报警求助人员所在地点,快速调动周边巡控力量,根据实际需要梯次出警处置,真正让安全面对面、触手可及。
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。2022年广东省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测评结果出炉,深圳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继2021年“双第一”后再获全省“双第一”。
平 安
群众看公安,关键在破案
夏女士在骗子层层递进的话术下,离开了家,躲到四处无人的角落,准备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。千钧一发之际,几名民警及时赶到夏女士身边,阻止了这场骗局。银行卡内的170多万元才得以保住。
“预警劝阻工作必须做到止于未发,和骗子拼速度、抢时间,警方跑得快,拦得及时,群众的损失就能成功避免。”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肖昌恭说。
近年来,电信诈骗花样迭出、频繁出现,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,也扰乱了社会生产的的正常秩序。
深圳公安聚焦打击治理电诈这一犯罪顽症,创新劝阻、止付、打击、断卡、宣传、联动等“六条战线”新战法,重点围绕人员链、信息链、技术链、资金链和推广、技术、数据、支付等展开全链条深度研判打击,真正构建起了以新应新、以专克专、以快制快、体系对抗、系统治理的打防电诈犯罪新格局。
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,这是深圳公安的初心,也是服务为民的使命。针对黄赌毒、电诈、养老诈骗、寻衅滋事、聚众斗殴及盗抢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,深圳始终攥紧“打”的拳头,“零懈怠”快破民生小案,“零容忍”攻坚突出犯罪,以实实在在的打击成效,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“群众看公安,关键看破案。特别是侵财类案件,事关群众切身利益,力求快侦快破。只有案件破了,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感和获得感。”深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冯海东说。
故意猛踩油门发出巨大轰鸣噪音,在车流如鲫的高峰期上演“速度与激情”,深夜的大街上骑电动摩托玩独轮“翘头”……炸街飙车深夜扰民,市民群众同样反映强烈、深恶痛绝。
为此,深圳公安高度重视,组建炸街飙车打击专业队,对非法改装、炸街飙车、追逐竞驶等进行强力整治,做到发现一起、纠正一起、查处一起、教育一起,形成高压严管严打态势。
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在前一年下降29.8%的基础上再降20.1%,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在前一年下降11.8%的基础上再降5.29%,电诈、炸街飙车等群众关注问题得到有力整治,推动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。
心 安
有事情,找局长信箱
“一封信快速解决了我们家的难题,你们真正把为民服务落到了实处。”深圳市民周先生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深圳公安民警的感谢。
不久前,周先生的小孩因为早产,身体状况不佳,患有重疾,在医院进行特殊治疗,医疗费用昂贵,一家人忙前忙后忘记了给小孩办理身份证,以致医疗费用不能及时用社保结算,焦急的他给“局长信箱”写信求助。
深圳公安“局长信箱”专班接信后第一时间派员联系周先生。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福田派出所民警核实情况后,立即联系了户政部门,请求加快审批流程。不到一周时间,在各级户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下,周先生小孩的身份证审批流程及时办结。很快,小孩在医院治疗、报销费用所需的各项证明材料全部办好,难题迎刃而解。
这是过去两年来,深圳公安“局长信箱,接诉即办”工作不断走深走实,全力解决人民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的生动注脚。成立两年来,“局长信箱”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.2万余个,收到感谢信5800余封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作为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信访矛盾问题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、提升群众满意度的有力抓手,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,“局长信箱,接诉即办”已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。
深圳公安在市局、分局、派出所组建了350余人的三级工作专班,实行24小时轮班运作,专职负责来信接收、流转、盯办、回访等工作,做到10分钟内签收、30分钟内联系反馈、4日内回复办理情况,实现警民即时双向互动,真正搭建起为民排忧解难的“直通车”。
为更好地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,深圳公安从来信来件中梳理出18类共性问题,推动指挥、法制、经侦、刑侦、治安、禁毒、出入境等警种代局履职,制定52项制度,其中业务指引类31个、执法规范类15个、公共服务类6个,解决了一批瓶颈难题。
经过两年的坚守,群众切实感受到了“局长信箱,接诉即办”既“好用”又“管用”,已成为家喻户晓、口口相传的公安政务服务“方向标”。
【撰文】 邓子良
【策划】 甘雪明 杨磊